?
今天是元旦小長假第二天,
當你還在和被窩做戰(zhàn)斗的時候,
我已經(jīng)在享受“蘇式生活”了
-
江南水鄉(xiāng)、吳儂軟語,常熟給人的印象精致內斂、底蘊悠長。喝茶、吃面、聽評彈……早已成為“蘇式生活”的縮影;
縱觀全國大大小小面種,炒澆面融匯了割舍不掉的鄉(xiāng)愁,是常熟人與常熟無法割舍的羈絆。
今天,我又“探”到了一家虞城地道的面店。
* 樾,樹蔭,樾蔭(蔭庇。比喻尊長照顧著晚輩或祖宗保佑著子孫) ;
蘇,《揚子·方言》蘇,江淮南楚之閑曰蘇。
樾蘇面局:用美食匠人之匠心抒數(shù)十年廚藝追求之情懷。
-
樾蘇面局因異?;鸨?/span>
而被稱為“網(wǎng)紅面局”。
然而老板娘卻拒絕面局成為網(wǎng)紅店,
她說希望面局禁得起時間的推敲與考驗,
恒久遠,永流傳。
@perry_K
-
老板娘說,當初開店的初衷就是想要開一家擁有本地特色的面店,涵蓋所有種類的蘇式面,然后做到價格親民,口味地道。
靈魂人物——徐偉
是樾蘇面局的老板之一,同時也是虞城大酒店廚師出身,17年的工作經(jīng)驗,他對菜品有極高的要求。
面局將中式元素與現(xiàn)代材質巧妙兼柔,
簡單大氣,又不失江南韻味。
店內的格局布置每一處都恰到好處,
餐具、桌椅、吊燈、壁畫,
都來自老板夫婦的精心挑選。
廚房是半開放式的,用透明玻璃隔著,
一眼看去,廚房內明廚亮灶,整齊有序,
配菜、撈面、炒澆的過程一覽無遺,
吃得開心又放心。
在常熟吃面,講究幾句“黑話”,在選面的時候只挑自己最喜歡的搭配。很多外地人來了完全看不懂,吃不到最得心的美味。
「硬面」、「爛面」,有些人喜愛硬面,硬面勁道,爽滑,有些人喜歡軟面,軟面稍爛,這就取決于撈面師的功夫,不懂的人,可能以為蘇式面只有硬面的勁道。
「寬湯」、「緊湯」,就是指碗里湯的多少,緊湯就是少加湯,寬湯則是多加湯。像禿黃油面的最佳選擇就是緊湯,最后融合了澆頭美味,把碗里剩下的湯一飲而盡,才叫滿足。
「重青」、「免青」,冬天的本地青蒜、夏天的香蔥,重青就是多放大蒜葉,免青就是不放。小小的蒜葉,讓整個面湯的口味立體起來。
吃一碗炒澆面,就像是在做一道數(shù)學題。
選擇喜愛澆頭+面+湯,最后的味道卻是一道乘法,這個味道、不是單單一塊大牌、一根面、一碗湯就能代表的,而是他們融合之后,所形成的味道。
湯底的好壞直接決定一碗面的好與壞
面局的師傅每天凌晨就開始熬湯
新鮮的豬骨、雞骨、鱔骨
當然還有老板的獨門秘籍香料包
輔以各種佐料,文火慢燉而成
每一口精華都融入湯中,營養(yǎng)且美味
一口面一口湯,滿足感填滿口腔味蕾
傳統(tǒng)紅湯,白湯,是常熟原有特色的面湯底。
樾蘇面局的面主體為咸鮮味,原汁原味。主打健康飲食,少油輕鹽,這正符合我養(yǎng)生的要求。
隨著節(jié)氣時令的變化,面局的菜式也有相應的改變。春生蕈,夏有鮮(六月黃),秋滿膏,冬進補。
慕名而來的顧客每次都會讓“相機”先吃,以免辜負這碗顏值高超的面。
@胡好運
@莫愁前路無知己
@Anonymous
我們這趟不負此行,
嘗到了面局當季的幾款招牌面,
一飽口福!
蕈油面,初初認識的人或有些輕視,不就是菌菇類的味道嘛。我隨意的嘗了一口,卻藏滿了鮮香。問了句老板娘,才知蕈味不同。
本山蕈
老板娘很肯定地告訴我,樾蘇所用“本山蕈”均出自虞山興福本地阿姨手捉,經(jīng)由廚師高溫菜油蔥姜熬制成清香鮮美的蕈油,輔以蘇式高湯湯底精制而成一碗“本山蕈油面”。
身邊幾位小伙伴不敢置信的再嘗一口,驚呼“居然有些肉味”!
我伴著面條下口,爽滑香氣逼人。呼呼兩口下肚,回味無窮。湯帶著蕈油的鮮香,鮮香足足的浸入了面條,此刻語言變得匱乏,最后化作一句:不愧是蕈油面!
滿城盡帶黃金甲,這么霸氣的名字,其中味料也十足,里面有蟹肉、蟹黃、蝦仁、花膠。
蟹肉絲鋪面,蟹黃星星點點在其中,蝦仁和花膠作了副將。我湊近聞聞,滿滿的海鮮風味,夾起的面條沾滿了蝦兵蟹將的味道,別忘記了花膠,一口下去,彈性十足。一同前來的小伙伴最愛的就是河鮮和海鮮,這碗面正中下懷,她說要不是胃不夠大,還想要再來一碗。
蟹黃魚海派蔥油拌面,面中君子,與一般的蘇氏湯面和而不同。樾蘇面局顛復了蘇式蟹黃面除了清湯湯底以外的另一種做法,以海派蔥油拌面為面底基礎,將蟹黃、蟹肉、黃魚等新鮮食材現(xiàn)炒澆汁,最大限度地保留融合了食材的原汁原味,配上一盞飄滿蛋絲的解膩清湯,妥妥的口味&顏值擔當!
老板娘說,樾蘇面局的鱔都是每日活殺,不過夜使用,
保證鱔絲鮮嫩Q彈的口感
燙鱔絲水溫,時間,恰到好處
恰逢周末中午繁忙,與我們拼桌的兩個客人說這里的鱔絲面是被同事推薦來打卡的,果然不負盛名。
還有一道面叫蝦爆鱔,鱔絲面里加上新鮮蝦仁,更是令人贊不絕口。
@愛吃鹿
飽腹之后問起老板娘對未來的期望,
她說先把本地面局做好做到有口皆碑。
后期對菜品的創(chuàng)新也會逐漸豐富,
目前只想扎實樾蘇的基礎,讓更多的常熟人,
游客來品嘗樾蘇面局的面,記住這里的味道。
冬日初醒,趕著去吃一碗炒澆面,只為了不等湯濁,享受到最清爽面的滋味。這種精致或許是常熟人骨子里對食物的講究,也是對常熟的歸屬感……
走,
明早吃面去!